倾听为党奋斗的初心历程
——走近五老“中华绝妙诗词艺术家”袁卫国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河南城建学院退职工处走访了有着52年党龄年过七旬的退休老校长袁卫国。
袁卫国退休前曾任河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常务副校长等职,现为河南省老年诗词研究会、平顶山诗词研究会、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出版专著《奥运诗集》、《滍翁斋诗词集》,主编合著《九家诗词选》《应都雅韵》《崇文诗集》《滍水诗词选》《平顶山诗词集锦》等,近两年创作诗词共705首。共同整理调查出版《鹰都滍阳》、《河南城建学院建校三十年校史》,诗词作品入选《当代中华诗词集成》(河南卷)、《河南当代诗词选集》、《当代百家律诗精编》、《中州诗词》、《河岳诗词》、《鹰城诗联》、《中华百年诗粹》、《中国古今绝句选集》、《大中华千家诗集》。对于诗的热爱袁老从未停止,且在读诗写诗的路上越走越长。通过诗词歌颂党、歌颂时代楷模、全国劳模、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家荣誉称号人物,为社会传递着正能量。
初次跟随工作人员到访,被袁老门牌上“光荣之家”的荣誉牌吸引驻足,尽管尚未谋面,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形象已经在我们心中勾勒成形。走进袁老的家中,俭朴而整洁,摆放整整齐齐的书占了客厅与卧室大面积,袁老与夫人虽然已经75岁,但精神抖擞,由内而外散发着文人的气息。袁老热情的给我们介绍起他视如珍宝的书籍与成鞋盒的使用过的空笔芯,他发挥爱好,以写诗的方式为广大群众及党员送上“红色精神食粮”,到群众身边近距离弘扬党的百年奋斗目标,过程中蕴藏的革命精神,让党史学习教育深深扎根。
讲起过去的革命历史,袁卫国校长侃侃而谈。袁老于1968年2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担任电影放映员,后来任政治处干部。在部队,他长期养成的铁一般的纪律、过硬的思想和较高的政治素质,也认识到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特别是业余时间和零碎时间抓紧学习,用政治、军事、安全等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培养了良好的生活态度、作风品性、心理素质、爱好情趣等。结束军旅生活后,他又进入校园,到洛阳工学院经刻苦学习取得了大学毕业证。
袁老2006年退休,年少时热爱体育、音乐,到部队后因为出了车祸,无法延续自己的爱好,便以笔为剑,开始诗歌创作。退休后主要是学习、看书、创作、参加活动,阅读《习近平七年的知青岁月》、《老年春秋》、《中州诗词》等刊物。他深知老年人跟不上网络发展的快速步伐,便查看杂志、电视、网络收集整理出老年法律问题,学习新《民法典》,便于老年人直接查阅,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袁老的勤俭节约从年轻保持到了现在,他认为这个不愁吃穿的年代,应该把钱花在有意义的事上,因此他用自己的退休金订阅报刊、购买书籍,把书籍当做自己的精神食粮,每一根新买的笔他都用保鲜膜包好珍惜着,储存好用于每一次的创作。袁老经常看报、电视新闻,上网,紧跟时代步伐,开阔视野,他嘱托现在的大学生应当自觉从思想上做到“四个自信”“两个维护”。希望同学们放眼长远、立足眼下,学好本领、报效祖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干部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资源,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力量。引导广大老同志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发挥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模范、老教师“五老”作用,更好地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通过倾听他们的红色故事,讲好普通而伟大的中国人奋斗的故事,引领大学生争做社会主义接班人。
腹有诗书气自华,作为“五老”先进代表,袁老践行着“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精神,他用对诗词的热爱赋予生活鲜明的意义,这是老一辈共产党人、革命老人的为民初心、奋斗初心,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供稿:退休职工工作处 杨冬梅)